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澳门正规网上平台下载重点领域 > 重点工作 > 市(县)区

虎丘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23-01-06 15:23 来源: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 访问量:

   政

——202313日在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宋长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虎丘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区政府、管委会在市委、澳门十大电子游戏app下载:和区委、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严格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围绕打造全市产业科创主阵地目标,埋头苦干、奋勇前进,推动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坚持防疫情、稳经济,发展基础更加厚实。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科学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以最短时间、最小代价迅速果断处置多轮多点突发疫情。积极支持上海等地及市内兄弟板块、高校防疫工作,共派出医务人员5552人次,提供隔离房间4113间次。一年来,全区上下闻令而动、听命而行,同舟共济、同心抗疫,每个人都在前线、都是战士,广大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付出了艰辛努力,广大群众识大体、顾大局,给予了最大理解和支持,充分彰显了高新区这座城市的责任和担当、韧性和温暖。在全省率先发布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平台“全链通”,及时出台“纾困解难21条”“稳岗惠企10条”等政策,全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0亿元,增长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亿元,同口径实现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20亿元,增长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0亿元,增长5.2%,其中工业投资100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达100%,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50%108%。中芯聚源苏州创新中心、徕博科中国区业务基地、三菱化学共享服务中心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总部项目相继落户,克诺尔商用车系统中国区研发中心和苏州生产基地建成启用,西门子电气产品中国及东亚总部揭牌,欧几里德中国研发生产总部开业,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生物梅里埃等89个重大项目增资扩股。全年新增高质量产业类项目186个,高质量科技项目377个,外资项目155个,内资注册资金1430亿元,增长18.3%,实际使用外资8.05亿美元,增长55.5%。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步伐加快,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800个,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新增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2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7家、市级18家,我区获批省区块链技术创新与应用试验区、省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区。在全市率先启动“高新欢乐购”,推出汽车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全国首个迪卡侬体育公园旗舰店开业,苏绣小镇获评全省唯一“全国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狮山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入选省级集聚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2.5亿元,增长0.5%

一年来,我们坚持强产业、建载体,创新引擎更加强劲。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上升5位、列第23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两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全区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11%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4.67%、列全市第二。加快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系统构建“2+5”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1560亿元和1220亿元,光子、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绿色低碳、软件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幅超30%。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60%57%。设立100亿元光子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市光子产业联盟、太湖光子中心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世界级太湖光子中心。我区获批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全省唯一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区主体建成,成立新型学院4个、研究院5个,实现首批本科生研究生招生。南京大学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实现我区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开工建设,南大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苏州中心启动。太湖科学城列入江苏省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任务清单、苏州环太湖科创圈战略规划,太湖科学城光电科技园、国际创新社区开工建设;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获批全市唯一重大科研设施预研筹建项目,长光华芯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项目荣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天准科技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药监局智能化医疗器械重点实验室、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首个创新基地等重大平台签约落地。中国海归创业大赛江苏基地永久落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继续承办,思萃电子功能材料技术研究所通过大赛获科技部首批重大国家研发计划立项。实施科技企业培育“领航计划”和上市企业培育“领峰计划”,新增上市企业5家、过会企业3家,累计拥有上市企业28家;认定国家高企580家、累计有效高企1376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8家;获批省苏南独角兽企业2家、潜在独角兽企业20家、瞪羚企业60家,均列全省第二。发布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方案,推动构建宜居宜业“类海外”发展环境,打造“苏新乐居”2.0平台,获批市级以上领军人才(团队)103项、列全市第二,其中国家级人才计划9人。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公司,设立总规模20亿元科创天使基金,发布全市首个“专精特新”贷,获批科技部首批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列全市第一。全年专利授权数14220件,增长3.24%、增幅全市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42.55件,是全市平均水平1.78倍;苏州瑞派宁科技有限公司荣获首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外国专利代理机构苏州代表处落户;获批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

一年来,我们坚持抓改革、扩开放,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深化功能区改革,全域优化为狮山商务创新、浒墅关先进制造、太湖科学城三大功能片区,实现全区“功能片区+镇(街道)”运行体制全覆盖。更高水平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每家国企聚焦12项主业,加快形成战略明确、板块清晰、专业突出的业务布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市率先构建“审批+服务”模式,开展“企业开办、投资建设”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建设项目审批时间比澳门正规网上平台下载:要求再压缩36.6%;狮山生物医药创新基地项目“六证联发”,百胜动力总部研发大楼项目“七证联发”,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18例,列全市第二。新增市场主体2.26万家,累计达13.58万家,其中企业主体1.26万家,累计达6.16万家。政府联动企业走进进博会、赴欧洲、日本开展面对面招商活动,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量稳质优,实现进出口总额2850亿元;新增日企超100家、总数突破700家,占全市日企总数的1/3,全区累计集聚外资企业1800余家。跨境电商势头良好,B2C9610)出口额连续三年全市第一;推动全省首列跨境电商中欧专列常态化发运,发运货值全省第一;全省首个“海贸贷”金融产品累计企业授信8800多万元。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参与市内全域一体化建设,加快推动浒墅关—望亭片区转型升级。积极推进苏锡联动发展,谋划建设苏锡太湖通道、轨道交通3号线(S6号线)延伸至苏南国际机场。苏盐合作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三位数增长,新签亿元以上项目12个,开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6个。

一年来,我们坚持补短板、提品质,城乡面貌更加靓丽。主动对接市国土空间规划,稳步推进分区规划(20212035年),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并重格局。4个市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加快推进,创园壹号产业园、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开工建设。中环西线北延、科正路、通浒路东延三期竣工通车。新辟公交线路9条、优化线路15条;健全“漫行新区”绿色公共出行服务系统,新增及更新公共自行车站点25处,新增停车泊位2200个,建成城市口袋公园6个。治理违法建设46.9万平方米,两年累计治理违法建设93.8万平方米,提前一年完成任务。完成56座山体专项规划编制,高景山生态公园建成开放,在全市率先建成澳门正规网上平台下载:生态资源公益修复基地。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9%,绿化覆盖率达46%。市区首座全地下式水质净化厂建成投用,白荡厂、浒东厂扩建工程启动运行,完成11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创建。推进劣Ⅴ类河道高标准整治,京杭运河33条支流支浜断面水质达标比例首次突破90%,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重点水功能区和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实现三个100%。开展“净美乡村”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镇湖街道“绣美太湖”市级特色康居示范区通过验收,建成濮舍等7个特色康居乡村。农村集体总资产达237亿元,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超1200万元,股份合作社分红2.65亿元,户均分红约4000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办实事、增福祉,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完成年度民生实事工程,全区用于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7.65万元和4.16万元,增长4%4.1%。更大力度推动就业创业,实现本地人员就业11002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2436人;支持创业2767人,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365家。实行退捕渔民“一人一卡一档”实名制管理,退捕渔民就业率、参保率保持两个100%。加快2个老旧小区改造进度,完成投资4034万元;持续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工作,共筹建4768套(间)。积极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建立8个社区试点。低保对象精准救助率、困境儿童应保尽保率和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发放率均达100%。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南京大学苏州附属系列学校开工建设,新建改扩建学校17所、建成投用6所,可提供学位14535个;高考、中考成绩在全市继续领先。苏州科技城医院挂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大附二院浒关院区二期加快建设,高新区中医医院挂牌。试点实施“社区+物业+养老”,新建日间照料中心3个、嵌入式家医服务点6个,惠丰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新建普惠性托育机构4家,高新区儿童福利院启用。着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大运河文化艺术节、浒光运河赛艇穿越等特色文体活动,原创小品《我们的30+》荣获省“五星工程奖”,新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新增“江苏好人”2名、“苏州时代新人”3名。区融媒体中心建成投用,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入驻。深入推进平安城市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整治非法金融活动,圆满完成各项重大活动安保任务,社会治安不断向好。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区未发生等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分别下降40%50%。认真做好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从严治警、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在全省民兵工作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工会、共青团、妇联、儿童、老干部、慈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统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事业获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转作风、优服务,政府运行更加高效。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政府系统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深入实施挂钩帮扶联系点制度,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为基层纾困减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自觉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加强审计监督,政府性债务化解、权力规范运行、工程规范建设等审计成效明显,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资金收支情况审计项目获全省优秀审计项目。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办复市、区人大建议115件、政协提案227件,答复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为100%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斗异常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澳门十大电子游戏app下载: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委工委直接领导、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支持、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管委会,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区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公安、税务、海关、金融、供电等驻区单位,向区内企业家、投资者、创业者、建设者,向所有参与、支持、关心我区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较多:做大经济总量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内生动力亟需增强,应对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水平亟待提升;新动能和资金、土地、人才、创新等要素支撑不足,产业园区资源集聚度、产出贡献度仍待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短板弱项比较明显,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重道远;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还需下大力气。对此,我们将直面挑战,正视不足,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新”实践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省委省政府、市委澳门十大电子游戏app下载:要求,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苏州新实践,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市最新部署要求,勇立潮头、敢为先锋,不断丰富思路举措,高要求建设产业科创主阵地,高水平打造一流太湖科学城,以“两区两前列”建设的生动实践,让中国式现代化在高新区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切实把握以下五点:

1.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提质增效示范之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新”实践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坚持以质取胜。全面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2.坚定不移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充满生机创新之城。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擦亮“高新教育”金字招牌。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大院大所集聚效应,布局一批科技创新基础工程和重大战略项目,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形成更多“从01再到10”的创新成果。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的领军人才,培育一批企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科技创新人才,引育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奋力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智汇高新创未来”品牌。

3.坚定不移推进更高水平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幸福温暖生活之城。坚持把促进全区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拓宽富民增收渠道。持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努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加快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4.坚定不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生态低碳绿色之城。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化“一山一策”“一湖一策”保护,呵护江南水乡整体风貌和生态本底。全面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精准治理、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利用,倡导绿色消费,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发展,全面迈入绿色低碳发展“快车道”。

5.坚定不移激发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加快建设内聚外联品质之城。聚焦国家省市赋予的改革任务,紧扣具有较强牵引作用的重要改革措施,努力打造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改革成果。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坚持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三位一体”,以数字化改革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积极参与环太湖科创圈建设,在推动市域一体化进程中,加快三大功能片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三、2023年主要目标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区委全会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完成市下达任务,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新的一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1.建设产业创新集群,扩大有效投资消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聚力提质增效,持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产业创新集群。抢占数字经济时代主赛道、制胜新赛道,加强“2+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巩固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个千亿级主导产业,聚焦光子、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保持新兴产业产值增长超30%。突出抓好光子产业发展,加快在武汉等地设立协同创新中心,举办世界光子发展大会,打造全球知名光子中心,新增重大项目25个,企业突破300家,产业产值达750亿元,形成“东纳米、西光子”产业格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完成12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评估,创建市级以上示范智能车间、工厂25家,努力建设“灯塔工厂”。抢抓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机遇,创造更多数字应用场景,积极引育数字金融龙头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打造数字金融产业特色发展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和“保险与科技结合”国家级试点优势,加快汇集研发设计、科技评估、法律服务、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机构,形成对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强支撑”。充分发挥项目关键作用。加快推进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工业投资超100亿元。充分发挥区内专业招商队伍和驻区外协同创新中心作用,积极举办北京、上海、深圳等招商活动,引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总部研发型项目,招引高质量内外资项目260个,引进总部型经济项目28个,在超50亿元大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着力提升投资贸易合作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驻外办事处功能,加大对日韩欧美企业引资力度,力争更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外资企业落户,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力争全年完成合同外资17.5亿美元。持续增强消费基础作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快编制《高新区商贸发展规划》,完善区域商贸发展配套,培育更多重要商贸主体。依托狮山商圈人气商业体和城际商圈世界级商超,壮大商圈经济,推动首店首发经济、夜经济、平台经济发展,促进餐饮、住宿、文旅等聚集性消费加快复苏,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需求,办好“高新欢乐购”系列活动,激活消费提档“新引擎”。

2.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深入贯彻“十四五”国家高新区发展规划,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高质量推进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支持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牵头加快全国重点实验室、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建设,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树立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新标杆。全面建设一流太湖科学城,加快基础工艺平台、创新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建设,加速全国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谋划布局,加强与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本地高校院所合作,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从应用技术创新向源头创新跃升。加快推进区内重点院所后续项目建设,实现提档升级。积极跟进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生物医学仪器装备”、长光华芯“高亮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等全国重点实验室争创工作,全力创建国家级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引育高质量创新主体。积极优化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瞪羚-独角兽-上市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壮大全链条企业集群,新增国家高企200家、瞪羚企业60家、独角兽培育企业20家,争取完成上市企业8家,新引进创新型企业1200家、高质量科技项目400个。强化人才引领驱动,发挥海归创新创业长三角(江苏)服务中心作用,提升日本人才工作站等离岸载体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丰富完善“1+2+X”高品质人才社区格局,新增各类人才3万名、市级以上科技领军人才(团队)75项。构建高品质创新生态。落实载体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3家、省级众创空间超10家、各类科技载体100万平方米。增强金融活水功能,壮大苏州金融小镇基金规模,高标准推进国家级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实体运营,实现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公司,促进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院所成果无缝对接,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和水平,全年产学研合作项目超600项。

3.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优质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集聚更多全球科技、产业、金融等高端资源。主动参与环太湖科创圈建设,加强与无锡协同发展,加快苏锡太湖通道建设前期工作,推动轨道交通3号线(S6号线)延伸至苏南国际机场。加大与吴中、相城、姑苏三区联动,在产业协同、交通互联、环境整治等方面加强协作,推动浒墅关—通安片区转型提质,加快苏钢老工业区整体二次开发,力争在“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上取得更大成效。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巩固提升“一网通办”“一件事”改革成效,加强“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可网办率97%,推动“多证联发”和“拿地即开工”常态化,继续落实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打造政企服务“苏新办”品牌。加快推进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工作,探索知识产权服务新模式,建设长三角地区一流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强化功能片区经济发展职能,将审批服务执法事项精准赋权给镇(街道);实施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继续推动水务一体化改革,探索建立供水、排水一张网整体运管格局。构筑开放发展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举办日企700家活动,进一步打响日资“第一高地”品牌,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提升苏州跨境电商企业服务中心、综保区“五大中心”建设水平,积极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保持跨境电商业务全市领先地位。高标准建设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加快落实,促进我区在先行先试、复制推广、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新成效。继续支持做大做强苏盐合作园区,树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标杆。

4.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功能,建设最具吸引力宜居宜业城市。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推进空间优化利用,提升城市能级,积极建设苏州西部新中心。提升规划建设水平。稳步推进分区规划编制,完成三大功能片区总体规划,优化大运河高新区段、“美好生活”住区、地下空间等专项编制,进一步提高区域规划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轨道交通9号线、有轨电车T5线、中环北线西延(大阳山隧道)、何山路隧道西延等项目尽快落地实施。推进城市TOD开发,系统提升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盘活低效存量用地5000亩。扎实推进绿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新增、改建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建设6个口袋公园,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增强城市文化实力。加快浒墅关古镇文旅项目、镇湖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阳山数字产业基地建设,做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文化产业软硬件集聚良好局面。传承创新“江南文化”,大力弘扬苏绣、玉雕等传统技艺,创新打造一批“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全面提升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水平,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制定乡村振兴片区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形成树山片区“一心”、浒关片区、滨湖片区“两翼”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数字农业建设,不断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创建一批农业品牌。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实现特色康居乡村“全覆盖”。完成镇村两级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清产核资,支持农村集体资产盘活利用,增加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围绕手工艺、数字文化、文旅融合等重点领域,加快集聚乡村人才,带动农民增收共富。

5.厚植绿水青山优势,推动生态持续改善,以“两山”理念绘就魅力名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山城一体,山水一色”特色新格局,切实将依山滨湖、山水相融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创新优势。加大山水资源保护。强化生态保护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衔接,系统开展生态资源保护修复。以大阳山等为重要生态节点,建设太湖水域与山体之间的生态蓝绿廊道,更好将56座山体、28公里太湖岸线、28公里运河岸线融入城市生活。强化太湖生态保护,制定实施新一轮治理太湖方案和“水十条”年度计划,整体优化提升太湖水环境。强化环境治理修复。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大重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城水质净化厂改扩建工程力争基本竣工,排水管网系统修复年底全部完成。加强重点水体水环境治理,全面推进幸福河湖群建设,加快大运河沿线33条支流支浜断面水质“全面优”。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溯源监测,实现重点区域污染源精准识别,管控移动源、扬尘源排放,确保全区空气质量持续巩固提升。加强土壤污染防控,确保地块安全利用率100%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贯彻实施“双碳”战略,优化调整产业、能源和用地结构,加快全区屋顶分布光伏试点工作,推进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推动工业绿色化进程,落实能耗强度约束性指标要求,深入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高标准培育绿色产业集群。

6.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集成优质均衡服务,用心用情办好各项惠民实事。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促进实现充分就业。大力实施“引凤还巢、青苗优技、菁英创领、乐业护航”四大行动,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扩大丰富新就业形态,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6万人次,确保全区新增就业1.2万人以上。推进“10+50”人力资源合作计划,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加大岗位推送力度,拓宽用工来源渠道。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建成投用学校8所、新开工建设学校3所,深入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持续提升三条高品质教育链。做好南大苏州校区招生保障工作,全力服务好首批入住师生。依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建设,苏州科技城医院力争通过三乙医院评审,高新区人民医院争取完成三级医院转设,高新区中医医院创建二级专科医院,新增中医院4家。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防控。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民生实事工程创建为着力点,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全方位推进参保扩面提质,抓好新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达99.5%以上。持续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日间照料中心2个,推进“一户一策”适老化改造,更好关心照顾孤寡、独居、高龄、重病、残疾等困难对象。进一步丰富托育服务供给,新增普惠性托育机构4家,每千人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31个。

7.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标准、更牢基础平安高新区。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城镇燃气和自建房排查整治,扎实开展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整治,健全常态长效治理机制,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先预防转型,坚决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深入实施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五大工程”,推动社会力量优化整合,夯实社会治理体系基层基础。持续探索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以社区需求和居民满意度为导向,促进社会组织专业化运行和精准化服务,建设示范性社会工作站2个、工作室5,进一步擦亮“善治”招牌。贯彻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部署,积极推进区人武部和民兵训练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公益慈善、民族宗教、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做好“八五”普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不断完善立体化、法治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完善信访接待与矛盾调处一体化运行机制,联调联解矛盾纠纷,抓好源头预防、矛盾化解,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全力维护经济金融、房地产等各领域安全,扎实抓好政府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工作,顺利实现政府债务风险等级“保绿”。

8.扎实推进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工委决策部署,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执行力。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服务效能。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企业受益为第一目标,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动力,提升服务实效。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数字基座“一网通用”,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坚守廉洁底线。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生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做到谨慎用权、廉洁从政。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完善审计监督体系,严控各项支出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用政府的“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澳门十大电子游戏app下载:、区委工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团结拼搏、勇立潮头,全力以赴“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高新”实践的现实图景。



名词解释:

1TOD开发: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在规划一个居民区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2.“1+2+X”高品质人才社区:“1”是重点打造一个人才发展标杆社区—太湖科学城高品质人才社区;“2”是围绕狮山商务创新、浒墅关先进制造功能片区城市特质和产业优势建设两个产才城融合社区;“X”是在人才集聚区域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特色社区。

3.企业利润再投资:指外商投资企业的境外投资者以分得利润、股息和盈余公积实施增资、新建、股权收购等权益性投资行为(台港澳侨投资企业参照执行)。

4.“10+50”人力资源合作计划:3年内(20212023),在全国建立10家人力资源合作输出和50家技能人才合作培养基地。

5B2C9610):指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或平台与海关联网,境外个人跨境网购后,电子商务企业或平台向海关提交申报清单,将电子订单、支付凭证、电子运单等传输给海关,商品以邮件、快件方式运送出境。该方式用9610监管代码进行申报。

6.三区三线: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以及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